欢迎来到江苏氢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0512-58588966
Technical articles技术文章
首页 > 技术文章 > 能源企业布局氢能,可能引导产业链整体位移

能源企业布局氢能,可能引导产业链整体位移

 更新时间:2022-05-26    点击量:1088


氢能发展的阶段是燃料电池产业化探索阶段,主导企业是创业性企业;第二阶段是氢气纳入能源体系,主导企业是能源企业。进入第二阶段,行业的重心正在发生倾斜,行业整体可能朝着能源供给端位移。

"



图片

为了方便理解产业发展的生态,我们在2021年12月1日《我国氢能产业化发展阶段:未来3-5年单个企业的规划超过全行业,算不算进入爆发期?》一文中将我国氢能行业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燃料电池产业探索阶段,氢能产业化发展阶段。目前,燃料电池产业化已经形成了比较高的确定性,能源企业已经开始各种商业模式的探索。

本期“能源企业"包含了大型煤炭企业、油气公司、电力企业、可再生能源企业以及相关能源装备等企业。




Industry Observer@01
股权投资切入氢能专业企业


尽管从产业化的角度来看,世界上主要国家都将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氢能产业的切入点,但汽车动力不是孤立的,燃料电池的发展意味着能源结构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一些先知先觉的能源企业通过股权投资进入燃料电池领域。

对能源企业来说,股权投资考虑几个要点:是技术的先进性,即团队的成长经历及公司市场地位;第二是与公司主营业务有一定的相关性,公司有能力验证标的公司的产品性能,有机会与标的公司在业务上形成协同;第三是公司主营业务替代产品,为能源转型中主营业务*下降实施风险对冲。

目前,能源企业中,股权投资的典型案例是中石化的恩泽基金投资燃料电池系统企业重塑股份,加氢站隔膜压缩机企业中鼎恒盛;美锦能源投资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公司国鸿氢能、鸿基创能,公司控股了飞驰汽车,并以飞驰汽车拉动燃料电池电堆及膜电极的业务,又在制氢端投资了赛克赛斯,将业务延伸至PEM制氢;东方电气也投资了中鼎恒盛。

协鑫新能源还分别与中建投资本管理(天津)有限公司、建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分别成立氢能产业投资基金(基金规模达100亿人民币)。


表1 股权投资代表企业


图片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股权投资的优点:氢能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业务,不是传统能源的简单延伸,而是一套新的研发体系和生产体系,传统能源企业一般很难在原有的科研体系下建立新的业务,能源企业的体制机制也不一定适应创新业务,通过股权投资可以避免前期研发的不确定性风险;成熟产业的考核指标往往是利润,而对于初创业务往往有很长时间可能处于投入期,如果直接投入新业务可能会因为亏损影响公司的报表,而股权投资则是可以获得股权增长带来的账面收益。

股权投资的风险:但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如果习惯于股权投资,可能会让公司在尝到股权增值的甜头后形成习惯性的产业链投资,企业自身的主业不能形成长期的发展战略和持续增长的模式。所以,股权投资的企业需要考虑投资项目与主营业务的战略关系。



Industry Observer@02
与国外核心技术型企业成立合资公司

氢能是全球能源发展的方向,尽管从产业化的时间点上,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但由于氢能涉及到非常多的基础工业,所以,各国之间的优势不一样,国际间的合作有助于加快行业的发展进度。
目前,典型的合资公司几乎都是在所在领域与国际上有技术的企业合作,如法液空的加氢站技术、巴拉德的燃料电池技术、Hexagon Purus的四型瓶技术以及康明斯的PEM制氢技术都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地位,他们选择的合作方也基本上是国内相关领域的企业
如法液空选择国内天然气加气站业绩好的厚普股份,巴拉德选择国内做内燃机的潍柴动力,Hexagon Purus的合作伙伴则是天然气储运装备企业中集安瑞科,而康明斯的PEM制氢选择与能源中石化成立合资公司。


图片


表2 中外合资代表企业
图片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合资企业的优点:是将在国外验证过的技术直接进入生产阶段,将国外技术代替中国市场,不需要经历初始研发阶段,大大降低了新业务的风险,并可以利用合资方的品牌优势赢得市场竞争力。
合资企业的风险:对外方技术形成依赖,可能影响自身研发体系的建立。

Industry Observer@03
分拆氢能业务,成立专业子公司

目前,大部分能源企业都成立了氢能事业部,部分企业则成立了专门的氢能公司。中央企业中,中石化、国电投、东方电气集团、中车集团、中船集团、航天科技都非常重视氢能业务,中石化、国电投和东方电气集团将氢能业务作为能源转型的主要发展方向,中船集团、航天科技集团、中科院等企业则是从技术能力出发实施氢能技术如制氢、液氢的产业化。
从这些企业投资的氢能公司有几种模式:
(1)中石化:一方面利用加油站网络优势布局加氢站,并在地方成立燃料电池汽车运营企业(合资公司),另一方面在氢能产业链上布局关键设备的制造能力,可以总结为"氢能基础建设+产业链核心能力建设+服务体系"的氢能综合发展战略。我们发现从中石化的投资项目和分子公司来看,中石化既发挥了专业公司的优势,又与社会优势资源开展广泛合作,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氢能战略。
(2)国电投:国电投的氢能战略是基于对能源发展趋势研究的前瞻性战略,2017年5月成立国家电投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成立了氢能工程领导小组,由董事长钱智民担任组长,从国外华人中聘请的氢能专家,布局氢能产业核心技术:燃料电池和PEM制氢,而且是燃料电池和PEM制氢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全产业链布局。目前,国电投的氢能业务已经完成轮募资,计划独立上市。
图片
(3)东方电气:东方电气也成立了一系列的氢能分公司,不过,除了成都本部的燃料电池业务以外,其他地方子公司似乎更多倾向于氢能业务的运营。
(4)新能源公司:我们会发现无论隆基股份的碱性电解槽、阳光电源的PEM制氢、还是协鑫集团的天然气制氢项目,可再生能源企业进入这个领域几乎都选择了制氢这项业务。显然这是为他们的业务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用氢能来平抑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或通过弃电制氢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效率。
表3 成立氢能独立公司的代表企业
图片
注:黄色表格部分企业为非能源央企;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成立氢能子公司的优点:氢能子公司可以与传统业务切分,公司人才配置和激励机制采用与氢能行业匹配的机制,并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的风险投资来获得氢能业务发展的资金,降低集团新业务投资风险,提高新业务经营效率。
成立氢能公司的风险:如果独立的氢能公司产品竞争力不强,或以传统企业的理念经营新的业务都可能被淘汰,一旦经营不善,公司能源转型的战略可能会遭遇较大的挑战。

Industry Observer@04
嵌入式“绿电制绿氢"示范项目

对能源企业来说参与应用端特别是燃料电池汽车的企业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企业关注的还是能源自身的变革,从绿电制绿氢的示范项目切入氢能产业。
自2015年河北建投新能源与德国企业合作投资国内风电制氢工业应用项目——沽源风电制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起,至今,全国已经有40多个绿电制绿氢的项目建成、在建、启动或立项。
大型能源企业包括宝丰能源、中核集团、中石化、中国华能、国电投、三峡集团都已经有项目落地。目前,国内绿电制绿氢项目包括水电制氢、核电制氢、风电制氢、光伏制氢等多种绿电制绿氢的示范项目。
示范项目有两个特点:一是项目一般建在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河北、新疆、内蒙、宁夏,距离现有的氢能示范区如珠三角、长三角比较远;二是相关能源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绿电的来源比较广泛,如中核集团采用核电制氢,华能采用水电制氢,宝丰能源、阳光电源等采用光伏制氢,而更多的电力企业则采用比光伏稳定性好一些的风电制氢。
去年年初,宝丰能源公告2019年启动建设的200MWp太阳能发电及2万标方/小时电解水制氢设施,年产1.6亿立方绿氢综合示范项目已于2021年2月建成调试进入试生产阶段。
近期,市场比较热的两个氢能项目都来自绿电制绿氢,其中一个是全国海岛“绿氢"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大陈岛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实现产氢。另一个则是隆基、竞立和中船718所电解槽投标入围的中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的开工。
图片
目前,很多项目都在建设和调试过程中,还没有国内的企业披露绿电制绿氢的经济性指标。此前来自荷兰的风电制氢项目Duwaal(由氢气提供商HYGRO联合风机制造商Lagerway、荷兰能源研究所ECN开发)信息显示,安装一台4.7MW风机,其电解的氢气量可同时为5个氢气站和100辆氢气卡车供气,其氢气的使用成本和柴油成本相当。
表4  部分绿电制绿氢项目
图片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近期,我与一家正在规划内蒙一个绿氢项目的工程人员了解了他们对项目的预算,他们说目前新装机的风电20%上网,80%用于制氢,风电制氢的电价大约在0.26-0.28元/度,制氢端耗电成本加上折旧大约每公斤成本20-21元/kg,在100公里以内消纳高压运输成本约8元/kg,加氢站营业成本10元/kg左右,这样绿氢的枪口价格大约38.5元/kg。
不过,工程人员说,作为发电公司他们为了培育氢能业务可以牺牲部分前端发电侧业务的利润,以达到与燃油车相当的经济性价格35元/kg倒推风力发电的价格,而且,现实是风电的招标价格本来还在下降,所以,即使没有补贴,在内蒙当地也可以实现绿电制绿氢的平价供应。关键是要找到应用场景。


图片

示范工程的优点是:绿氢的示范工程不是孤立的,一般都是与新装机的发电项目一并规划,无非是工程设计时嵌入一些制氢和储能的功能,氢甚至可能是主体项目的附加投入和附加产出,但有了氢能项目,项目的价值更大,还可能为项目的审批获得加分项。更重要的是,通过示范工程摸索“源网荷储"的能源体系,为构建未来能源结构积累经验,以今天全球市场对氢能的态度,这几乎已经成为能源企业无法回避的选择,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氢能是能源企业主动选择可再生能源的载体。

示范工程的风险:示范工程的风险在于即使是国际上在绿电制绿氢方面的探索也没有太多成熟的可以参考项目,示范项目涉及的技术难点多,设备调试难度高,是一个需要积累经验的过程,前期项目很可能是“战略性"投资,也就是说,短期内项目可能不太容易实现经济性目标。而且因为目前可再生能源资源与用氢市场端有一定的偏差,氢的消纳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Industry Observer@05
供给端可能牵引氢能产业的位移

从氢气作为能源进入大多数能源企业的视野,氢能产业的重心正在从燃料电池端向上游氢气供给端移动。我们发现,能源企业的氢能业务一般选择多地布局,但对能源的供给端普遍都选择距离可再生能源成本更低的地区。
尽管目前绿氢的成本比较贵还需要政府政策的关照,但无论是电网公司、发电公司还是石化单位,无论是国有能源企业还是民营能源企业在能源端的投资都比车用端的投入出手更加“大方"。
因为,尽管氢气较大程度上摆脱了资源约束,但不同地区氢气的成本却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占有效率更高的绿电资源显然比占有油气资源更有价值,“可再生"让它看上去几乎是一劳永逸,为什么不去做呢?
我们上期的文章《因地制宜........》分析了各地发展氢能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发现拥有副产氢和绿氢资源的地区正在展示出他们对于应用端企业的吸引力。
表5 示范区氢能要素分值
图片
目前综合得分比较低的地区不一定没有后发优势,目前大量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燃料电池企业已经在北移。当然,这不仅取决于氢能资源本身,还取决于当地政策的支持。但不得不说,大型能源端的企业在供氢项目上的布局可能导致产业链整体发生位移。在各示范区“揭榜挂帅"切分当地蛋糕的同时,我们发现一部分燃料电池配套企业已经迁移到内蒙、大兴等地。


图片

目前,在氢能的应用端,燃料电池汽车相对比较成熟,未来更大的应用领域将在工业、建筑和储能领域。从重化工业发展历史来看,产业的转移一般会照顾到市场、资源和物料运输成本,如果氢能未来作为替代燃料势必改变工业企业的生态环境,氢气的运输成本远高于一般化工产品和钢铁产品的运输成本,更大的产业转移可能还在后面。

我国重化工业产业经历过改革开放向沿海地区转移,这一次转移可以看成是市场导向;沿海地区环保要求迫使化工企业向经济落后地区转移,这一次转移其实是污染的转移;未来如果重化工业朝着清洁能源和成本较低方向转移,将是一场能源革命下市场牵引的产业转移。当然,水资源也是重化工业必须考虑的要素。

经济学上所谓的蝴蝶效应说:“一只在亚马逊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就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意思是说,在复杂系统中,即使是一些微小的变化也会导致最终结果的不同。能源企业的集体行为可能不只是蝴蝶的翅膀,它可能是鲲鹏的翅膀。

文章来源:产业观察者  作者:郑贤玲

注:本文已经获得对方转载权,未经原作者允许请勿转载。


扫一扫,关注微信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华夏科技园F幢三楼 传真:0512-58588966
版权所有 © 2024 江苏氢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苏ICP备2020068389号-1